艾灸常见病症取穴(考点)
  1. 感冒–风热型
  2. 感冒–风寒型
  3. 膝关节炎
  4. 肩关节周围炎
  5. 乳腺增生
  6. 慢性前列腺炎
  7. 月经不调–血虚型
  8. 痛经–气滞血瘀型
  9. 胃痛–脾胃虚寒型
  10. 胃下垂
  11. 失眠–心脾两虚型
  12. 虚–阳虚型
  13. 便秘–心脾两虚型
  14. 泄泻–肾虚型
  15. 腰痛–寒湿型
  16. 腰痛–肾虚型

以下是今年五一期间在湖北蕲春上艾灸培训课学习经络和艾灸的要点,仅供平日强化复习记忆使用。

感冒–风热型

风门,曲池,大椎
膀胱经,大肠经,督脉

感冒–风寒型

风门,风池,列缺
膀胱经,胆经,肺经

膝关节炎

内膝眼、外膝眼(犊鼻)、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犊鼻下三寸)
经外奇穴、胃经、脾经、胆经、胃经

肩关节周围炎

肩髃、肩髎、天宗、大椎、曲池
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督脉、大肠经

乳腺增生

阿是穴,期门、膻中、天宗,三阴交,太冲
痛点,肝经、任脉、小肠,脾经,肝经

慢性前列腺炎

肾俞、膀胱俞,关元、中极,阴陵泉
膀胱经、膀胱经,任脉、任脉,脾经

月经不调–血虚型

气海、血海,三阴交、膈俞,脾俞、足三里
任脉、脾经,脾经、膀胱经,膀胱经、胃经

*膈俞:理血化瘀,八会穴

痛经–气滞血瘀型

气海、血海,三阴交、膈俞,太冲
任脉、脾经,脾经、膀胱经,肝经

胃痛–脾胃虚寒型

脾俞、胃俞,中脘、神阙,足三里
膀胱经、膀胱经,任脉、任脉,胃经

胃下垂

百会、中脘、气海,脾俞,梁门、足三里
督脉、任脉、任脉、膀胱经,胃经、胃经

失眠–心脾两虚型

心俞、脾俞,神门、百会,申脉、照海
膀胱经、膀胱经,心经、督脉,膀胱经、肾经

*申脉:八脉交会穴,宁心安神
照海:清心宁神,滋阴补肾

虚–阳虚型

中脘,神阙,关元,大椎、命门 (少灸)、脾俞
任脉,任脉,任脉,督脉,督脉,膀胱经
(前三后三)

便秘–心脾两虚型

肾俞、大肠俞,神阙、天枢
膀胱经、膀胱经,任脉,胃经
(后一竖(肾俞、大肠俞),前一横(神阙、天枢))

泄泻–肾虚型

神阙、关元、天枢,脾俞,肾俞
任脉、任脉、胃经,膀胱经,膀胱经
(三角形+脾+肾附近)

腰痛–寒湿型

命门、腰阳关、阳陵泉、委中
膀胱经、督脉、胆经、膀胱经

腰痛–肾虚型

命门、肾俞,关元,太溪、然谷
督脉、膀胱经,脾经,肾经、肾经
(后 2 前 1 下 2)

注 1:20240505 已全部默记
注 2:命门不要直接去灸,大概在灸肾俞的时候稍微带过就好,因为是比较重要的穴位,比较脆弱